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资讯>>文章内容
走进家庭 携手共育
——江宁高新区中学2019-2020学年家访月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18 15:52:33 作者:张蓉 浏览量:2440次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19年10月,我校大力开展了全校家访活动。

一、基本情况

本次活动我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了家访活动,共入户走访全部七年级学生家庭和部分八年级学生家庭,基本做到了全员覆盖家访过程中家长关于家庭教育的诸多建议。教师完成走访记载多份,写了多篇走访后记和感想。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从学校领导到科任教师,人人参与,个个争先。校长身先士卒,带头下班入户多次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班主任李亚妮、徐陶然、徐晨、王森、刘书妍、宋雅梦、张一迪、沈娟、张敏、张维军老师牺牲休息时间进行家访,全体教师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IMG_4525.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823051.jpg

通过家访,调皮学生,逐步改掉了调皮捣蛋的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贫困生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学生学习更加刻苦,要求自己更加严格;娇生惯养的学生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开始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家访许多学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此次访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欢迎和认可。教师、家长间的交流更深入,对学生教育的探讨更深入,对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的措施更具体,进一步拉近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庭间的距离。走访结束后,很多老师走访完当天又不辞劳苦记下了自己走访后的感受。从老师们的走访后记中可以看出,此次走访不仅是给学生、家长送去了很多教育信息,更使我们的老师们了解了学生家庭特别是一些特殊家庭学生成长的艰辛与不易。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在之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面对这些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制定了新的改进的措施。家访活动,有力的推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

二、家访活动中取得的成绩

1.了解了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等情况;多棱角认识孩子。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

2.向家长汇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以表扬、肯定、建议为主);

3.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帮扶、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4.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认真分析、研究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影响,并对家长提出改进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5.向家长宣传了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以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6.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0-4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于爷爷奶奶要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子女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班级管理、食堂管理等方面的看法和意见;

7、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了正面的宣传、合理的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8、向家长宣传讲解有关安全、卫生教育知识,增强家长或监护人对学生防溺水,防火灾、正确用电、食品卫生、个人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加强对其子女的监管力度,确保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具体做法

   我校的大家访活动之所以收效明显,是得益于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了组织管理,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学校领导建立责任到人,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全体教师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等等,每位教师明确了工作职责,明晰了工作目标,使这次家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推进。在组织工作上,我校主要抓了六方面的工作:

    1.根据活动要求拟定了我校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教师家访动员大会,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家访前的培训,使全体教师明确了走访的任务、要求。

   2.制定了走访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教师具体走访工作安排。突出了走访的侧重点和目标要求,使每位教师做到走访任务清楚,目标明确。

    3.做好走访前的相关准备工作。走访前我校做了大量的信息采集统计工作。如:在校学生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每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表现的信息由于信息采集详实,具体,使得走访工作得以顺利有效的展开。 

   4.制定了家访制度,使家访活动做到有章可循,走访的过程和环节能得到有效监督,保证家访活动落到实处。

    

    二是优化了工作细节,确保了活动成效。家访前,教师精心准备,设计好家访内容,合理安排好家访时间,提前与家长预约,按时家访。家访时,教师言谈举止符合师德要求,态度和蔼,尊重家长,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办法。对学生均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杜绝了告状式家访。家访时带上相机留下了记录,走访后,教师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做好学生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家访中教师耐心细致,做到一张笑脸面对,两只耳朵倾听,三项纪律严守(不抽烟、不吃请、不用车接送)。在落实家访活动时,我校主要采取的是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形式进行家访。家访每位学生时,都有包年级领导随同一起入户,此举不仅让走访教师感受到了学校对家访工作的重视,而且也让家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关注了家长意见,推进了整改落实。每位教师在大家访活动中注意了收集整理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到学校,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与解决办法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这次大家访活动是一个精彩的序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完善家访活动的长效机制,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使家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家校合作育人,共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合力的发挥,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学校,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优秀走访后记

家访后记

八(1)班   张一迪

IMG_5698(20191104-082744).JPG

    每到一家,家长都热情招待,端茶送水,水果招待,温暖的话语更是让身上的寒气消退不少。经过这次家访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父母是不希望孩子好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为了孩子真是费尽心力,但是有时却是干着急找不对方法。如果这种爱和希望施加不得当的话,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不但不能帮助他们学习,反而让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也看到班里极个别学生生活的困难。庄志扬:这个男孩子很可怜,他和他的妈妈一起生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因生病去世了,他还有2个哥哥,他的妈妈很辛苦,仅仅靠着在小吃部工作的微博收入抚养3个儿子。我去了他的家里面非常简陋,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堆满杂物。她妈妈曾经他,庄志扬,为什么不喊同学到家里玩?他说不愿意让同学看到家里的样子。孩子性格内向,不自信,缺少父爱。记得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成绩退步明显,我很着急,我就去书店买了几本辅导书送给他。后来家访时她妈妈就拉着我的手很感激的说 那天晚上放学回来后庄志扬高兴地在床上又蹦又跳,很难想象1米八这么高个子的男孩在床上又蹦又跳是什么样子。其实我很惭愧,因为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但是在孩子眼里,老师对他一点好他都会非常感动,他心里还是很缺爱的。我既然改变不了他的原生家庭,但作为老师,我尽我所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多鼓励关心、帮助他们。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父亲。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父母工作都很忙,下班本来就很疲劳,还要做家务,带孩子,哪还顾得上和孩子交流呢?但是孩子需要交往,需要家人的陪伴

孩子在家主要以玩手机、看电视为主。这也是大多孩子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所在。现在的孩子更需要朋友,他们想与家长交往,想要家长成为他们的朋友。而我们家长应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避免因工作,家务繁忙而冷落孩子。

尤其是父亲,更因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国外有研究证明,父爱教育更有益于孩子成长。较之妈妈的感情细腻,性情温和,爸爸则显示出的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定等男性特征,给孩子以更大的生命激情和对业的执着追求。学校可多引进一些男教师,男性与女性教师的互补更增加了教育的圆满效益。家庭教育也是一样,父母都参与的家庭教育才是完美的。

问题二:片面强调智力开发,忽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

1.忽视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独立能力差。

耿子怡,成绩很好,班级前三。性格像假小子,大大咧咧,特殊家庭父母离异,和她妈妈生活,一直在外面租的房子家里很简陋,比较乱,从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她就不会收拾,也不知道怎么收拾。书柜。最乱的,东西到处乱放。后来教了她几次如何整理后有所改观,东西不再乱放,书是排成一排了,但是参差不齐,后来我和她说的时候她很诧异的看着我说这还不行吗?她认为这样已经很好了。我又示范给他看,告诉她把大的书放下面,小的放上面,这样会更整齐。她也照做了,后来,慢慢的她就知道如何整理书柜了。这次家访我也给他的妈妈提了建议,在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能力,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问题教育方法生硬,孩子不听或不接受。

很多家长都在我面前诉苦:孩子只听老师的话,我们在家教,舌头说干了,也没用。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仅以孩子的分数评价学校和老师,这根本就是放弃家庭教育的表现,而学校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好好地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因为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家长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教育孩子是要讲方法的,不能生硬的说教为何不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呢!

问题:评价激励不够,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我就感觉咱们中国的父母有个特点对自己孩子的满意度是最差的,比国外的家长满意度差多了。比如:我们班刘俊豪体育很好,但是成绩倒数,这次运动会他参加了跑步还有跳远,经过他的努力拼搏,获得了一金一银,当我和家长提起这事的时候,他的妈妈就来了句:这有什么用?又不是考试得奖了?我看到坐在旁边的他脸上还是有点失落的。其实,刘俊豪多么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啊尤其是像他一样的后进生,他们的心,多像干渴的小苗,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

家校合作对学校的启示

优化家校合作形式。第一,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型,召开分层家长会。这样家长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通过交流学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计划。第二,可以举办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亲子活动。如,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包饺子等。教师需要精心策划活动,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搜集节日相关资料,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此外,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假日期间进行亲子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博物馆,亲近大自然,家庭读书日等。第三,延伸家长培训。学校将家庭培训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父母延伸到爷爷奶奶,这样的培训不仅具有针对性,也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减少隔代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

 

家校合作建议:

1.建立家长咨询室,定期开放、交流,做好记录,及时为家长排忧解难。

2.制定家长日常生活规范,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树立榜样。

3.每学期末不仅是给学生评奖评优,评选出参政治校“好家长”,并统一表彰,及时宣传“好家长”的事迹。

 

家访小结

七(2)班    徐陶然

陈雨桐.jpg

学生进入初一,学习的内容丰富了,课程样式更多样,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着陌生的群体和环境的变化,会有各种不适应,纷至沓来的挑战使得青春的懵懂与无措被放大,学生发展的巨大变化呼唤学校重新拾起过去的家校沟通形式——家访, 希望能起到让旧瓶装新酒,发挥更大的作用。应杨主任的要求主要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学校教育的启发;对今后家校合作的建议这三个方面汇报本次家访的感想。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成长环境:

1、部分家长本身文化水平比较有限,对孩子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太重视,很难给出有力、及时的纠正和指引。

2、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对孩子的关注较少,或孩子曾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突然的管理令孩子难以适应不配合父母的管理。或与祖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电子产品使用无度,父母没有有效管理。

亲子关系:

1、二孩家庭对大孩子的关心较少,重心放在二宝身上,认为大孩子已经初中可以任其发展了。孩子内心对父母的不关心也很难过、失望。

2、极个别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较为僵化,不服从父母的管理。与孩子的交流过多集中于学习层面,很少有生活和其他层面的交流。与父母无话可说。

 

教育方式:

1、孩子成绩下滑多为抱怨批评,找到问题的原因也没有彻底根治,长期未能解决也不再想新的办法。

2、对孩子的监督管理没有落实到行动,仅停留于口头监督。

3、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心里非常清楚,但日常很少用平等的方式交流,父母过于强势。父母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味的退让给学生放纵的空间。

 

学校教育的启发:尊重、谦恭、相信爱、家庭安全感

1、教师不能包揽责任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 能不能改善孩子的问题,要看家长的行动,教师只是治疗、教育过程的引导者。

2、和谐师生关系,倍增联手效果。每次有备而来的家访,每次真心诚意的交流,都让师生的关系变得不一般,家访后学生心中的老师更亲切了,更容易走近;把老师当作了“自己人”。 随后的学习、纪律要求就水到渠成,家校联手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3、传递教育理念,交流更新方法。 时代的日新月异,教育的高速发展,让大家都感到更新观念的急迫性,渴求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老师的前期筹划准备过程是学习,和一些家长的学习沟通交流也是学习,双方在交流中不仅融洽了感情,教育观念也得以更新,一些对症下药的联手教育策略就更有独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

4、化解师生矛盾,增强学科后劲。,教师在无形中也会说起自己的学科,指点学法,纠正不正确的做法,无形中是给学生在家访中“开小灶”,家访后学生的学科后劲会更足。

5、无心蕴无形宣传,有情树温馨形象。 无形中宣传了学校让学生适应学校的理念,传达出学校和老师友好的一面。

家校合作的建议:

1、家访的有效形式: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分批次的家访,探究最佳形式和最受欢迎形式;

2、家访的主要内容:通过多次家访的实践,总结归纳家访的实质性效果,抽离出对以后的家校联系具有指导意义的家访内容;

3.家访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家访与学校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家访总结

七(4)班  王森

七(4).png

   尊敬的领导,老师,下午好,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汇报一下本次家访的心得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通过家访反应出的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陪伴,最好的爱是陪伴,最好的教育是影响,爱的教育是在陪伴中影响孩子。很多家长往往不够重视,不去陪伴孩子,往往只在学习上对孩子有所要求,谈到家教,家长首先想到就是补课(班上有几名孩子晚上、周末几乎都在辅导班),或是让爷爷奶奶等老人带,不舍得花时间给自己的孩子,相处时间很少,父母和孩子缺乏深度的交流,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在最该得到父爱母爱的年龄,由于父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陪伴孩子的时间过少,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行为和心理上受到影响。

(二)父母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和孩子的成长不同步,父母也需要学习和成长。家访中有些家长向老师诉苦,教育孩子也不听,向老师寻求教育孩子方法;同时在家访中孩子也和老师诉苦,父母的教育就是对他们唠叨、太多的期望或责备;家访中遇见很多爱学习的家长,他们经常为教育孩子焦虑、头疼,因此到处求助,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家长都是很负责的家长。但我觉得这里有问题,父母们都是想改变孩子,想让孩子更优秀,而没有从另一个思维上就是改变自己做起,父母应该从做好自己开始去教育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去改变孩子。

(三)在家访中家长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学校没有达成一致,比如对手机这个问题,当前情况下在校期间初中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我校禁止就要执行,许多家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与孩子合伙欺骗学校,自以为很聪明,只有害自己,

(四)特殊家庭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家访中发现部分孩子的家庭是单亲和重组家庭,或是父母亲关系不融洽,或是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观念不统一,这部分孩子缺少了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夫妻关系很重要,母亲需要培训,父亲也很重要,家庭和谐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关系一定要稳定。

二、通过家访反映出的问题对学校教育的启发

(一)针对问题确立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工作方向。

在家访工作有些父母平时陪伴孩子较少,在运动会的亲子项目中我特意邀请了这部分孩子的家长,从而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果没有家访调查,这些情况老师是不了解的,此后活动邀请哪些家长、谈些什么也更有针对性。

家访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暴露出的问题,学校开展的家长开放日和家长课堂活动对家长们帮助很大,上次家长课堂很多家长说听了芮校的报告后意犹未尽,希望学校继续开展此类的活动。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老师深入家庭,充分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是我们以后工作的常态。

(二)针对特殊家庭开通情感疏通渠道

家访中对于特殊家庭的儿童需要学校、班级老师继续给予关注和关怀,班级老师也要多于这部分家长多沟通,让这些孩子体会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共同创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环境。

三、家校合作的建议

家长会、家长课堂、运动会、期中表彰等等这些活动广泛邀请家长,加深家校联系。比如以后的家长会、家长课堂要让家长成为参与者和组织者。在此次家访中发现有很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智慧上有很多老师和其他家长借鉴的地方,我们要让这些智慧集结,家长会、家长课堂就是一个平台。学校在做出某些决策的时候可以多征求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使学校的决策更加科学。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和家长成为统一战线,要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成为教育孩子的合伙人,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推荐内容

弘扬雷锋精神 做文明

男: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七二班的赖嘉淇。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七二班的高兴。合:今..[详情]

科学好好玩 好好玩科

2月26日,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更好地践行“让学校适应学生”的教学理念,我校特邀请来自台湾的力翰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教师团队,为我们的同..[详情]

我校举行新学期第一次

我校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家委会会议为了表明我校开放办学的决心和信心,更好地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赋予家长对学校工作更多的知情权、评议权、..[详情]
热门文章

站点统计:昨天访问: 4832 | 今天访问: 1011 | 本月访问: 52462 | 上月访问: 118780 | 访问总数: 3834792 | 文章总数: 3196

Copyright © 2018 gxqzx.jnjy.net.cn All Right Reaserved.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 拥有所有版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龙眠大道与玉树路交叉口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