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型组织>>读后感>>文章内容
《自由学习》读后感(马云露)

发布时间:2020/6/1 17:06:27 作者:马丽 浏览量:1240次

                                                            浅议《自由学习》中的“自由”和“责任”

    相信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一定不会忘记这段时间,这个漫长而特别的寒假,因为新冠肺炎的疫情,大家都宅在家里,或许无聊、或许充实,而我,在前期那个充实却很累的假期里,忘却了思考,当我读了《自由学习》这本书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读的很慢,因为从第一句话开始,我就开始惊叹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多话都冲击了我的心灵,引发我的思考,作者卡尔罗杰斯不愧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所以在本书还没读完的情况下,我已经感到自己受益匪浅,现将在本书中讲的几点关于“自由”关于“责任”,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想。

 一、什么是“自由”?“自由”的界限是什么?

    本书的第二篇讲到的就是课堂上负责任的自由,详细的讲述了一个六年级教师的实验,用教师的几篇日记来记录下一种新型课堂的产生,从这位教师遇到的史上最难管理的班级,采取了很多办法,家长不配合,收效甚微,到后来尝试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把自己还给学生,把学习交给学生自己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奇妙的化学反应,诚然这位教师也遇到了纪律问题啊、学业问题啊等烦恼,但是也确实让人看到了希望,孩子们对学校和自己的进步更感兴趣了,而该教师也大胆推测这个实验会大大减少学生们的辍学和学业失败。这项实验不是灵丹妙药,但起码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不去尝试不去做,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而这位教师的课堂,给予学生的就是课堂上负责任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很多孩子理解的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对于我们教学对象--初中的孩子表现的特别明显,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曾经在一本育儿书上看到,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叛逆期,初中的学生就属于第三阶段的叛逆期,越不让做的事情越要去做经常发生,“自我为中心”明显。所以我们该给的是有限的自由,相互尊重下的自由。

    我的教学生涯中,曾经遇到了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小风,当时我是在初三接手的这个孩子,起初他给我的印象是特别聪明、上课反应很快,我经常表扬他。但是奇怪的是他的所有科任教师包括班主任都对这个孩子印象不太好,直到一段时间后,小风对我课堂上的新鲜感可能快消失了,出现了一系列扰乱课堂的行为,经常引发班级的哄堂大笑,找他谈了很多次,在面前认错态度很好,一转眼又嬉皮笑脸了。我这才知道为什么所有老师对他的印象不好了,还替他可惜,他在初一的时候曾经是全年级前列的。我一直在想孩子变成这样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是找他谈心,不愿意说,我们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教育契机。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发现小风没去吃饭,一个人默默地站在走廊上发呆,就去问他原因,他很吃惊,说:“老师,你不是不理我了吗?”当时同学老师都去吃饭了,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在小风的讲述中,我渐渐开始理解这个孩子,他不开心是因为班主任又批评他了,虽然表面上他嬉皮笑脸但其实他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因为之前成绩优异,家人对他要求很高,让小风觉得压力很大, 小风迷恋上游戏后,家里人看他不想好,粗暴的教育没用后,也渐渐对他失望了,小风却反而觉得他有了自由。其实他不是不想好,他只有需要一定的自由而已。我也在反思自己,有时候小风在课堂上讲的话发表的观点,也没有完全脱离课本,但是传统的课堂束缚了我们,在这次谈话后,我和小风约定,至少还给他历史课的自由(可以发表观点、可以完成任务后做自己喜欢做的,甚至于他在完成任务后休息都可以)。在之后的历史课上,小风一直都表现很好,最后中考的历史成绩也让人满意。让我感叹的是,在一年后的某天,我上街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上高中的小风,他跟我说:“老师,其实到了初三最后我都想退学了,觉得课堂没有一点意思,只有您的历史我想上,也让我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虽然最后我只上了普通高中,但希望我将来能选择我喜欢做的事情,谢谢您。”听了他的话,让我很感动,我的一点改变就让一个孩子没有完全放弃自己,那才真的是教师教育的价值所在啊。

     孩子心中的自由一定是单纯的喜欢、感兴趣,但是孩子可能不能坚持没有毅力、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这些都需要我们给予支持和鼓励,但我们却要教给孩子自由的界限,不触犯法律、不影响他人,其实这对孩子的律已要求更高,比如课堂上负责任的自由,可是孩子也许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责任?我跟很多孩子聊天的时候都问过,你知道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吗?学习能带给你什么?只有一位同学明确的表达了学习给他带来了快乐,其他很多都是摇摇头,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更加不知道什么是责任,我认为,孩子在指导责任后,他对有限的自由也许有新的理解,也许会更加明白,为什么这个不能做,为什么那个也不行。

 二、责任是什么?教师如何指导责任感的形成?

    责任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可悲的是现代社会很多的成年人都未必能贯彻始终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也许只是每天浑浑噩噩的上班、下班各种嗨皮或者家务、孩子,就觉得别人也是这么过来的,很少静下心来想自己的责任到底是什么?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如何对他人负责呢?所以才会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在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说的“身为教师,能展示真实的自己吗?”真的拷问了心灵,不要说教师这个身份,我们每一个人,有多少人能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向别人展示真实的自己?

   身为教师,要为人师表,从穿着开始就有了限制;身为母亲,要以身作则,照顾孩子,连自己不好的情绪都要学着控制;身为子女,面对和老人不同的观念,都要时刻照顾到老人的身体和情绪...所以也许每一个人都是超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所面临的压力都很大,却很少想到自己真正是什么样子,真正想要什么?而成年人的一切的这些心甘情愿,都可以说是责任的使然。 所以我们很少想到,其实学生也是一样的,你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他吗?这次因为疫情缘故,我们上了很长时间的网课,有些孩子让我其实很差异,作业拖拉、联系他不搭理老师,但是这些孩子有许多在学校的时候表现都不错,让人觉得不应该发生在他们身上,但是现在一想,在学校我们看见的样子真的是真实的学习状态吗?也许真的是戴着“面具”的样子。

  青少年的责任是什么?很多家长觉得就是学习,那是任务,不是责任。个人任务青少年的责任是“更好的成长”,在这个时期,学会如何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文化)、学会做人做事(这个更重要!)、如何合作交流、如何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说出来,可能除了学习比较具体外,其他都很抽象,要具体到生活中,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家里,尊重父母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敬重一切的的者。在家里,做自己的能做的时期、在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会合作和交流为以后融入社会做好准备。这一切,都是青少年时期该有的责任,但是教师的教育中如何去渗透这些责任呢?

    班级就像个小社会,班委制度存在是必要的,但是现在的很多班委没有执行力也没有威信,在班级管理中,除了老师讲话外,班委的话有分量的不多。包括合作学习中的组长职责也是,除了收作业外,看不到组长的职责所在,收作业谁不会呢?那组长班委的意义在哪里?其实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

  1. 责任心的缺乏,收作业孩子觉得我收了,他不交,就这样吧,等老师来,更有甚者,连作业没收齐、不知道谁没交的情况下就交给了老师,这就是责任心得缺乏,觉得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班委和组长的选择,不一定要成绩优异的,而一定是有责任心的。我曾经尝试过找课代表是班级内基础很差的孩子,这些孩子都很吃惊,老师怎么会选择他?因为基础不好,也比较自卑。但是我一方面在班级灌输,我不在,课代表讲的话就代表我的话,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另一方面给予他们自信心,相信自己只要有责任心,一定能胜任。之后我惊喜的发现,这些孩子十分认真负责,甚至在我的鼓励下,历史学的也很好,作为课代表真的起到了以身作则,只有做好了自己,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

2. 问责制度的实施  这里的问责不是谁惩罚谁,而是反思,之前每次学校开会,孩子们都是完全上自习,这非常考验班级氛围和自律情况。我尝试的问责制度是每天的值日班委是小老师,负责一切,但是班长、副班长、纪律委、组长等包括劳动委都同样有责任管理班级。所以当班级纪律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会开会,由值日班委主持,大家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是把责任推到某一人的头上。这样我们班级的不仅是午休、自习,任何我不在的情况下,班级纪律一直很好。最让我欣慰的是,班级内的男生从初一时的遇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到初三时共同承担责任的成长,我觉得这是最值得教师开心的事情。

 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是做什么,自己做的事情对他人其  实会有影响时,其实责任感在逐渐形成,有了这些,我们大家所渴望的“自由”的实施,我们的课堂上的转变是可行的,我们给予孩子的自由也将是我们放心的,放心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不仅仅是家长所渴望看见的,也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价值所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

站点统计:昨天访问: 3326 | 今天访问: 2404 | 本月访问: 97171 | 上月访问: 2404 | 访问总数: 1901874 | 文章总数: 2148

Copyright © 2018 gxqzx.jnjy.net.cn All Right Reaserved.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 拥有所有版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龙眠大道与玉树路交叉口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